灵寿县“双问计”活动简报 第20期
- 简报
- 2018-05-14 11:47:43
- 来源:县“双问计”活动办
县委组织部以“双问计”为载体
创新发展党员工作 筑牢乡村振兴堡垒
县委组织部把培育农村优秀青年人才、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着力实现“五个振兴”的重要举措,针对农村留才难、发展党员质量不高、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等党建工作难题,坚持以“双问计”为载体,通过走下去问计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意见、走上去问计省市组织部门寻支持、走出去问计先进地区寻良策,积极探索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在全县15个乡镇成立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及党支部,聚焦农村青年人才高素质群体,建立重才识才育才聚才用才机制,形成农村青年人才筛选储备→培养提升→支持创业→发展党员→进入村级班子的工作链条,推进全县农村党员干部队伍高质量新陈代谢,被确定为全省、全市创新发展党员工作试点县;3月30日市委组织部以石组字〔2018〕18号文件,全文转发县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农村青年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让各地学习借鉴创新做法。
一、坚持问题导向抓问计,在创新工作机制上求突破。县委组织部深刻认识到,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层组织建设是保障,党员队伍建设是基础。围绕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17年由部领导带队,对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深入摸底调研,梳理出农村党建“三难”问题:一是农村青年创业难。全县近75%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80%靠打工、种地为生,年收入2万元左右。尽管多数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意愿强烈,但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成为最大制约。二是青年农民入党难。一些村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由于宗族派性斗争、党组织软弱涣散等原因,许多优秀青年难以入党,新发展的党员整体质量不高。截至2017年底,全县279个行政村中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有136个,占48.75%。三是村级组织纳新难。由于多数农村青年得不到系统培养,许多优秀农村青年不能入党,导致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匮乏,部分村级班子老化严重,全县农村干部的平均年龄52周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41.9%。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导致一些村级组织面临选人难尴尬境地,也影响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农村贯彻落实。
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县委组织部把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基层党建的“一号工程”来抓。结合“双问计”活动,先后4次深入基层,走访、座谈乡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组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近200人次;6次到省、市委组织部寻策问计,得到大力支持,特别是省委组织部提出建立人才党支部的思路,为破解难题找到了“金钥匙”。同时,选派6名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负责同志,赴全国创新发展党员工作试点地区广西南宁和四川凉山实地学习。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立足我县实际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在乡镇成立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及党支部,依托‘一中心一支部’破解农村青年人才不足和多年不发展党员难题”的思路,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
二、强化服务职能搭平台,在增强工作实效上做文章。坚持把成立中心作为推动青年农民创新创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孵化器”和培养农村优秀党员、农村干部的“新平台”,科学定位、实化职能、规范运作,有效地把农村青年人才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培育起来、使用起来。一是合理设置机构,规范中心工作运行。为每个乡镇注册成立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理事长、副理事长原则上由乡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兼任,也可由乡镇党委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选中提名产生。设立中心党支部和团支部,党支部主要负责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农村青年、择优发展党员、推动中心发展以及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等职能,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支部主要负责培养优秀团员,择优向中心党支部推荐。中心内设综合保障部、指导帮扶部,具体负责农村青年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其中,综合保障部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协调服务、人才管理、运行保障等日常工作;指导帮扶部主要负责为农村青年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帮扶指导等服务。二是严格选拔标准,确定农村青年人才。组织各乡镇按照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等不同类型,对本地45周岁以下农村青年进行全面摸底。中心建立“农村青年人才库”,本着应入尽入原则,鼓励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和领富能力强的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申请入库进行培养帮扶,特别是对多年不发展党员等问题突出村予以重点倾斜,确保此类村入库青年不低于1名。同时,列出负面清单,明确道德品行差、受过刑事处罚、参加邪教或非法组织等7类人员不得入库,严格把好农村青年人才“入口关”。根据平时表现、工作成效情况,为入库农村青年人才建立成长档案,实行痕迹化、常态化管理,对存在日常表现差、违法违纪等情况的人员及时清理出库。三是立足实际需求,全力实施培养帮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青年需求,采取集中培训、政策支持、技术指导、金融服务、岗位锻炼等措施,最大限度为农村青年人才创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创造条件。适时组织政策理论和技能培训;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金融机构在创业资金需求上提供便捷通道。同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让农村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多岗位全方面培养帮扶,确定出表现突出的优秀农村青年人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人选予以重点培养县农牧局、就业服务局已将农村青年人才纳入年度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计划,对参训学员进行免费培训。截至4月25日,已为2141名农村青年建立台账,其中1397人已申请加入“农村青年人才库”;已开展集中培训3次,县农牧局推荐32名农村青年人才分别参加了全市“红薯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班”和“农产品电商基础知识培训班”。
三、加强组织领导聚合力,在推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在组织领导、人员、投入、平台等关键要素上聚集发力,着力构建农村优秀青年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农牧局、科技局、县联社等16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15个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推进工作。通过盘活用好职能部门面向农村的服务资源,更好地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和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目前,相关县直单位均已制定“清单式”帮扶计划,涉及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贷款等6大类15小项,并将在工作推进中继续补充完善。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在县财政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每个中心每年5万元标准,由县财政专款拨付、专款使用。同时,投资23万余元为各中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备,保障各中心全面启动、正常运转。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定期例会、督导通报和问效考核等管理制度。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一次例会,研究推进各中心运行情况;每月对各中心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把中心的工作情况作为基层党建述职及年终考核内容之一,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奖励基金”评选和年终评优挂钩,有效增强各乡镇和相关县直单位扎实推进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工作的责任感。